《君主论 》——国家的军事扩张与君主统治

《君主论 》——国家的军事扩张与君主统治

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绍过本书作者的大略生平,也提到过到本书的一些内容,这次将仍旧以书籍的章节为主线,同时涉及一些欧洲的历史(战争、政治、社会)。

PS:想到三种角度分析《君主论》,可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也可以是欧洲近代哲学体系的“摒弃神学束缚的过程”,又或者是欧洲战争与政治史。受限于本人水平和时间,所以采用第三种。

“意大利”暂时没有查到确切的源头,可以肯定的是,“意大利”是国家而非地理概念这一认知并非早就存在,甚至于直到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才会被(意大利地区的)学者们广泛认同。那么以意大利地区为主的文艺复兴时期呢?却多是移居国外和流亡者们,不在纠结于对方“威尼斯人、那不勒斯人、西西里人”等身份,共同构想出这个概念,包含了“家乡”与“祖国”。

本书作者马基雅维利,竟然也是“意大利”概念支持者,或许跟他的“失败者”身份有关……本书的写作,恐怕也有他希望“意大利”各邦国可以团结起来驱逐“外敌”的因素。虽然后世多指责作者其人及其书中对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权术追求,但在本书前面章节内并无太多体现。相比之下,“强大的军队”反而是核心因素,以下就具体介绍。

《君主论》实际上是为各种政治模式下的君主们提供统治建议,属于名副其实的帝王术,有趣的是它与《商君书》一般,纯粹的“理性”和“现实主义”(或许称为功利主义更佳)角度,提及道德因素时,它们并非全面否决,而是告诉君王们,“道德”是结果。

本书根据“君主们”的统治模式、继位方式等因素,将君主对国家的统治模式分为世袭、军事征服、僭主、“巧取豪夺”、民意支持、政教合一等。

这是被马基雅维利认为获得君主权力最轻松的一种方式,我们恐怕也多数赞同——前提是不会有“聪明人”提醒我们秦子婴、汉献帝这种例子。

不开玩笑,本书不考虑那种人力无法改变的时期,只是告诉君王们如何做。如因为血脉又或者地位“理所当然”的获得君主权位,这种君王只需要延续传统、维持现有统治体系的正常运行即可。

《君主论》与《商君书》均提醒君王:如果您的能力不足,就不要乱折腾,任何君王都可以“废祖宗之言”,却不是任意一个君王都可以“立万世不易之法”。

本书原意是指外国入侵并占据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后,在当地新设立的“统治者”又或者“入侵国”的君王应该如何管理新占领的地区及当地居民。

在意大利历史中,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正是“意大利战争”时期,然而主导者可以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甚至可以是奥斯曼帝国,却从不是当时的意大利各城邦。

当时的意大利强大的城邦有罗马教廷(教皇国)、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米兰,他们大体呈现势均力敌的态势,直到外部势力的入侵……

法国的第一次入侵削弱了美第奇家族力量,客观上帮助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建立,而后佛罗伦萨成为了法国藩属,长期依赖雇佣兵的意大利诸城邦无法抵御强大的法国军队,法国重点目标米兰与那不勒斯迅速被法国征服。然而法国在当地的统治残暴不得民心,又在征服后没有给予“带路党”好处,以致他们同样迅速的被赶出米兰、那不勒斯。

正如本书对致力于扩张领土的君主所说,占据新的领土后,至少要拉拢因“你”入侵而获得好处的一派,以稳固在当地的统治,否则他们可以为了利益“投降”,也可以因为没有获利“背叛你”(虽然实际上的“从属契约”并未达成)。

这正是一个国家入侵“意大利式”国家时所面临的难题,当地民众虽然乐于接受“入侵者统治”,仅仅是因为原本的“贵族统治”更加不得人心,如果“入侵者的君主”不能及时约束、处理“占领军”的暴行,他们被联合反对,自然也是顺理成章。

PS:《君主论》本身的观点并不复杂,麻烦的是作者举例和自身立场并不那么“客观”,我尽量结合《意大利史》《欧洲战争史》保证可信度,因此进度会有些慢……

admin
http://tf-mj.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