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热点人物

科学网—热点人物

  4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余松烈因病逝世,享年96岁。

  余松烈生于1921年3月13日,浙江省慈溪县人。1942年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9年到山东农学院工作,生前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农学院农学系主任等职务。

  余松烈长期从事“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研究创立的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确定为“八五”“九五”农业重点推广项目。他首创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截至2010年已累计推广应用3亿多亩,增产小麦130多亿公斤,节约种子15亿公斤,为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先后于1978年、1987年、1992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曾获“山东省专业拔尖人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荣誉和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办大学就是办氛围”的精练阐述言犹在耳,4月23日,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开拓者、天津大学原校长、电子学家与教育家吴咏诗病逝,享年89岁。

  既没有“大科学家”的称谓,也没有“院士”的光环,他的身份只是“校长”。但他的突然离世,却引发高校师生的纪念潮。各种社交媒体上转发最多的,是一篇关于他办学思想的文章,其中最重要的9个字是:“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

  正是30年前他率先提出的这9个字,如今已被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国内众多著名高校奉为圭臬。而他在天津大学将近10年的掌校生涯中所提出的“双严”治学方针,“厚基础、宽口径”按大类培养人才等改革探索,如今仍在这所学府中得以绵延。

  吴咏诗1927年12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5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后留校任教。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任教于天津大学,1986年至1993年期间担任天大校长。

  几乎上海的每一座大跨度桥梁,从南浦、杨浦、徐浦到上海长江大桥、东海大桥,再到南北高架、莘庄立交等高架路,这些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都和一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范立础。

  从事桥梁研究60余年,从唐山大地震后就开始桥梁抗震的研究和攻关,成为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范立础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内50余座重大桥梁工程。5月3日,这位将一生智慧和汗水都贡献给我国桥梁抗震研究的学者病逝,享年83岁。

  听闻他的去世,同济大学师生纷纷向这位受人敬仰的一代桥梁大家表达深切的哀悼之情:“身正为范,德深立础。深切哀悼和蔼可亲的范老师,您在我们学子心中永在!”“不思量,自难忘!感谢十年前范老的教导,您的音容笑貌如在耳畔,学生永远怀念您!”

  高山1962年6月出生于地质之家,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198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地球化学研究,在大陆地壳成分、壳幔交换作用以及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创新成果。他的开拓性和基础性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和国际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他曾入选汤森路透和爱思唯尔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2009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4年当选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

  2011年高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仅49岁,成为地矿系统最年轻的院士。他的英年早逝引发众多网友的悼念:“刚刚学完您编写的《地球化学》课本,深深为您的学术所折服,我也要努力为地质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听过他的鼎鼎大名,严谨的科学态度、拼命的科研精神成就了出名的科学家。敬仰之余,就是默哀”

admin
http://tf-mj.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